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1的文章

[文章備份] 自動篩果系統:利用類神經網路、AI、自動化提高篩果效率,提昇10倍效率、增加 17 億產值、93%準確率大幅增加品質的解決方案

圖片
  台灣因為地處亞熱帶,又有多樣化的地理環境,所以相當適合種植水果。台灣的香蕉、鳳梨也都曾是紅極一時,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熱門出口商品。然而,因為消費國農民逐漸掌握到了台灣水果優良的種子,可以自行種出同等品質但是更加平價的相同水果,致使我們的水果出口面臨了重大危機。台灣的水果如芒果、芭樂雖然目前仍有一定競爭優勢,但若是未能比其他國家更進一步,假以時間仍然會落入同樣的問題當中,不容我們輕忽!提昇品質與品牌價值是台灣水果產業於國際間保持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篩果工作是水果產銷當中決定品質的主要環節,卻囿於重度仰賴逐漸老化的農村人力,因此,篩果工作的自動化,就成為相當重要且急迫的課題。 清大李祈均教授帶領團隊 透過攝影機、輸送帶、以及 AI 結合出的自動篩果系統,目前具有高達 93% 的準確度。一個產季就能為芒果單一商品提昇 17 億的產值。隨著 AI 系統的逐步發展,未來準確度可望提昇外,也可以將同樣的系統應用在其他水果之上,進一步推動水果全程產銷履歷,帶動台灣水果產業科技化升級。 篩果工作非常仰賴稀缺的人力,農村人口老化更是雪上加霜 李祈均教授(後稱李教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與在曾一起在美國讀書的同學余立元聊天。立元是一家台灣國際水果貿易商(台灣瓦克)的年輕第二代,台灣瓦克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大型水果進出口廠商。根據他的觀察,台灣水果初期生產出口往往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利潤,但隨著時間,消費國的果農在取得種子之後,就會嘗試摸索著在當地種植,以降低成本獲取更大利潤。台灣水果若是在品質或品牌價值上無法超出消費國果農的產品,就會因為競爭者的成本確實較低,而被淘汰。 篩果是將水果按照品質分級,如果連最低規格皆無法通過,則會打消為廢品。實務上,篩果這個工作會由農民集貨場以及經銷商的包裝場分別執行,但如果集貨場處理得不好,而包裝場又在前期抽樣沒做好,就會造成經銷商的損失,最多甚至白白打消 30% 的 A / A+ 等級的水果。 這個工作極度仰賴有經驗的篩果人員,比較有經驗的篩果人員,不只可以控制好品質,降低篩果過程中不小心摔到水果而降低品質的機率,甚至有能力額外揀出 約莫10% 的 A+ 等級水果,大大增加許多價值。讓人惶恐的是,有經驗的篩果人員因為農村高齡化而逐漸凋零,成為非常稀有的資源。這樣稀有的人力資源每每在農忙時期炙手可熱,大家爭相搶奪,搶不到的農家或是經銷商,只能遷就於比較...

[文章備份] 平安環離家警報器靠著區塊鏈及IoT技術打造目前最強離家監控設備

圖片
  隨著台灣以及許多已開發國家漸漸邁入老年社會,失智老人的協尋案例也已經成為生活常態,據 警政署統計指出 ,台灣地區每年有約莫 3400 位失智老人失蹤,等於每天幾乎快要 10 位老人失蹤。不只病人家屬擔心、傷心,也逐漸釀成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台灣作為醫療以及長照科技領先的國家,在失智老人失蹤議題上,也有不少公司提出解決方案。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兩大方案,分別是利用手機來做電子監控,以及利用 GPS 手環,也就是電子手銬這兩種方法。這兩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都是有效方案,但是實際場域測試過後,往往證明這都是不切實際的設計架構。 前者因為智慧型手機相當耗電,還需要第三人一天 2 次或以上的電話確認受監控者是否隨身攜帶手機、以及確保手機仍然有電。然而,即便如我們一般智能正常的人,都經常把手機忘在家中某個角落找不到,要求已經失智症的長者隨時確認手機有電、而且隨身攜帶,未免是過度樂觀天真的設想。 於是乎,市面上出現第二種設備,則是從運動手環衍生而來的 GPS 離家監控手環。這樣的設備可以一天 24 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受監控者的戶外移動軌跡,並且由於 GPS 手環缺乏網路功能即失去回報能力,仍然是需要受監控者隨時隨地確保手機有電,而且隨身攜帶。除此之外,也因為隨時隨地回報受監控者的精確定位,還額外帶來了隱私權的疑慮。 減法設計的簡單架構 好用、平價、高價值 由「 智慧時尚股份有限公司 」與「 資策會服務創新研究所 」共同合作推出的「平安環離家警報器」,則是用完全不一樣的「減法邏輯」來重新設計一套方案。受監控者主要的活動區域,還是以自己住家或是長照機構為主,不論如何都是有限度的封閉場域。與其將功能複雜的設備想辦法作到極為精巧,使受監控者願意一天 24 小時配戴,還不如把主要功能移至一個類似基地台的接收器來搭配手環這樣簡化的設計。 「智慧時尚股份有限公司」與「資策會服務創新研究所」共同合作推出的「平安環離家警報器」 如此一來手環只需要內建跟悠遊卡或 eTag 設計相當接近的主動式 RFID,就可以達成同樣監控的功能。手環的電池甚至可以用超過 3 個月,再也不用擔心沒有電的問題。雖然功能簡單到只能知道受監控者是留在場域內,還是離開了場域,但是設備價格、以及手環的大小,也都因為更加簡化的功能而大幅受惠。 原本智慧型手機或是 GPS 手環的監控設備,一套都在 6000 至 12000 ...

[文章備份] AI、大數據、劇本:膾炙人口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是怎麼產生的?

圖片
  公視相當熱門的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您看過了嗎?這是台灣第一個描寫隨機殺人事件的社會寫實電視劇,在 2019 年上映時,獲得了社會相當大的迴響。當時獲得了相當傑出的收視率,完結篇甚至達到了 3.40 ,也就是同時有約 73 萬人在收看,為公共電視台史上收視率第三高的戲劇節目。 這個故事雖然從隨機殺人事件進入,但隨著影集的進展,還涉及了新聞媒體困境、以及社工界、法律界、醫學界等之間的交錯縱橫。由於涉及範圍相當的龐大,劇本開發當下引入了大數據文字探勘的技術才得以完成其既廣又深而且充滿著矛盾與衝突的故事。 對於劇作家來說,一個好的劇本從來不是告訴你一個故事以及一個標準答案,也絕對不會是好人 vs. 壞人、然後好人永遠都贏。好的故事需要有「觀點」與「衝突」、還要爬梳出來「事件」與「人物」脈絡。由一個近現代的真實事件開始寫劇本,難的部份不是資料太少,反而如何由巨量的資料當中整理出來具戲劇張力、而且充滿討論空間的劇本。 由「麻醉風暴2」時期開始建立的合作默契與聚焦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製作費經費的來源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推動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前瞻計畫」經費。這次是資策會服創所第一次協助劇作家進行田野調查的部份工作,進行資料分析,使得劇作家在撰寫劇本的時候可以從中找出觀點、衝突和立場,一個好的劇本必須具備的三元素。 「大數據探勘」和「劇本」,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議題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呢?原來,在2015年上映的「麻醉風暴」上映之後,由於「麻醉風暴2」尚有幾場戲還未完成,劇組希望能夠從社群媒體中觀眾的評論中進一步篩選出可能關注的議題、人物,以期可以從時間序列中找出事件與人物的脈絡。 具體的工作流程從資料庫蒐集以及資料預處理開始,服務數據中心先以「八仙」為主要關鍵字,從各社群媒體如 Facebook、PTT 中蒐集相關資料,並且人工去除非塵爆相關的文章。然後以時間軸的方式處理與呈現事件、並同時描繪人物關係圖,將重點人物標示出來、再分析人名出現的頻次及分類之後提供給編劇與製作團隊。然後在會議之中,編劇與製作團隊會問一些相關問題,例如將某個事件更加精細的區分或是更加細節的描繪特定事件、議題、人物之間的相關性,服務數據中心就再回到第三步驟資料分析,並再次分析繪製圖表提供參考。 ▲「麻醉風暴2」當中透過大數據協助劇本開發的流程。 ▲「麻醉風暴2」劇本開發時,透過社群媒體的巨...

[文章備份] 公廁能怎樣靠著 IoT 物聯網以及雲端科技變乾淨、解決7成客訴,並且提昇120倍效率?

圖片
  走進熱門觀光區的公廁,給您什麼樣的印象?沒有洗手乳?沒有衛生紙?甚至是又髒又臭還漏水?資策會的 IoT 大數據智慧廁間解決方案,一次解決廁所不方便的問題。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的統計,截至2019年9月底為止,全台灣目前已經建檔管理的公廁數量達 4 萬 3 千餘座,而整個環保署卻只有 3 萬 4 千餘人。這麼龐大場域數量的清潔管理,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再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的必然,從事第一線廁間清潔服務的人員數量和品質勢必遇見前所未有的瓶頸。引入有效的服務流程以及科技的輔助,成為一個遲早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 (服創所) 在全台 20餘間 IoT 智慧廁間服務解決方案的實證案例,或許為我們解決這道難題帶來一個不錯的方向。 應接不暇的客訴、四大問題、以及服創所的三套解方 2016年,當與火車站共構的捷運松山站正式啟用後,原本使用量已經幾乎爆滿的公共廁所,面臨到爆量使用所造成的嚴重客訴。原本平均每日旅客量只有四萬人次的臺鐵松山站,就已經瀕臨服務產能的瓶頸;在連接的捷運松山站開通之後,旅客爆增為七萬人次,讓原本就已經接近極限的服務能量,完全無法應付捷運開通後新增的旅客量。 曹雪芹在小說巨著「紅樓夢」當中曾出過一個刻劃人心的經典台詞:「牆倒眾人推」,或許可以形容這個現象:各個獨立廁間的衛生紙、洗手乳總是來不及補充、洗手台骯髒以及廁間排泄物的污染來不及清理,使得廁間的客訴連連,應接不暇。再加上臺鐵松山站的公廁比捷運松山站的公廁更為靠近旅客必經要道。臺鐵松山站至此,必須站出來、面對並解決這個難題。 由於臺鐵松山站與資策會的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就委託服創所協助解決這個頭痛難解的問題。 愛迪生有句名言:「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而服創所第一個要做的就是痛點分析(Pain Point Analysis),從根本面來思考問題。經過盤點客訴以及與第一線的清潔服務公司探討分析之後,發現四個問題、和三個解方: 四個問題分別是:衛生紙以及洗手乳補充不即時,洗手台潮濕以及空間內的惡臭。 而三個解方分別來對應這四個問題,分別是:1. 消耗品如衛生紙、洗手乳的精細管理。2. 服務流程中的關鍵績效指標 ( KPI )數位化,如洗手台的潮濕程度,或是空間中的臭味濃度。3. 利用物聯網( IoT )的新...

[文章備份] Fast Lab 3D列印平台打造3D 模型的雲端圖書館

圖片
  2015年8月,資策會承接了經濟部工業局委辦的 3D 列印推廣的重責大任「 3D 列印產業發展推動計畫專案」。時任美國總統的 Obama 大力推動美國的產業升級,以促進「美國製造」以及美商的「鮭魚回流」。其中一個大力投入、令人矚目的明日之星就是 「3D 列印」技術。 在傳統的工業製程當中,一個產品從設計發想階段到量產是有相當漫長過程的。研發過程中需要多次製作出粗略的樣品,用以修正最終產品。這個步驟叫做「打樣」。多次打樣、修正完成之後,還要利用樣品拿去製作模具,這個步驟叫做「翻模」。在翻模之後,再利用模具以發泡、澆灌等不同工藝製作出矽膠、塑膠、金屬、陶瓷等各種材料的製品,再將其組裝起 來,就是我們今日常看到的手機、電腦、無人機、汽機車等等產品。舉例說明之,現在的手機有很多都是前後玻璃,而中間的骨架就會採用柔韌有彈性,可以吸收瞬間衝擊的塑膠製品。常見的機車,它的外殼,也都是大片面積的塑膠製品。每一片,都需要反覆我們剛剛談到的從打樣、翻模以及組裝的過程。聽起來,就是個不容易,而且成本高昂的流程,是吧?順利的話,可能打樣 2 次就可以量產。若是不順利,多次打樣,甚至成品翻模還有失誤,就還要花費大量成本和時間來修正模具。 ▲FastLab 是國內首驅一指的 3D 列印圖庫平台,除了圖庫之外,還舉辦比賽、Workshop等各種推廣活動 然而,在 3D 列印機出現之後,就徹底的改變了量產前的打樣過程。而且這個新流程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品質好,甚至有些情況下可以作到打樣即產品的程度。這是怎麼作到的呢?我們來稍微探索一下好了。 常見的 3D 列印技術 目前比較常見的三種 3D 列印技術是 FDM(熱熔融層積)、以及SLA(光固化)、SLS(雷射粉末燒結)。 第一種 3D 列印方法 FDM (熱熔融層積),聽起來有點複雜,但是其實是很簡單的。這個方法有點像使用熱融膠槍來製作 3D 模型。市面上甚至賣跟熱融膠槍長得很像的 3D 列印筆。FDM 的原理利用加熱噴頭持續的加熱 PLA 或者其他材料,然後就像是擠蕃茄醬一樣,慢慢的擠在列印平台上面,PLA一旦冷卻之後就固定成為堅固的塑膠。由於這個方法是以加熱的方式來製作模型,材料本身就不太耐熱。但是好處是可以輕鬆的使用不同顏色來上色,製作模型。有些模型愛好者,甚至就用 FDM 方法來製作汽車、機車、飛機模型。這種方法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